随着我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教学中的作业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前国内外关于基础教育作业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一些专题上,例如作业的数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作业的分层设计、作业量的控制、作业形式的改革、作业的批改和讲评等专题,因此尚未形成关于作业方面的较系统的理论。就物理学科教学来说,作业方面的系统理论也未形成。《高中物理教学作业设计》一书开启了物理教学中关于作业系统性研究的大门,在尝试建立基础物理教学中关于作业环节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该书具有如下特色:
一、提出了高中物理知识分类的两个维度——学科领域维度和教学论维度
现行高中物理知识内容通常分为50个知识单元,由于单元数量太多导致分类效率低以及分类模糊等问题出现。同时受到L.W.安德森关于四类主要知识的分类的启发,该书从学科教学论维度将高中物理知识分为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学说和物理方法五类。这样的五种知识分类将遵循共同教学原理的物理知识归并在一起,有利于从教学原理上开展教学方面的研究。
二、将知识论、题目论、诊断论和作业论统一为作业论
因为作业环节是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该书强调发挥作业在教学中应有的功效——强化功能、训练功能和诊断功能等。要实现这些功效,首先应该是作业的设计问题,而作业任务通常是由一道道题目组成的,题目的解答又是需要相应的知识;同时教师需要透过学生作业,把握学情,这样,这些都成了作业研究的内容方面。由此,本书就将知识论、题目论、诊断论和作业论统一为作业论,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作业理论。
三、揭示了物理题目的三种属性——知识、性能水平和作答反应
该书揭示了物理题目的三种属性。解答题目要用到相应的知识,头脑中缺少相应的知识将会给题目的作答增加难度或解答不了,所以知识是题目的属性之一。适当的题目应该是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正确完成的,学生能够正确完成题目我们不妨认为他们具有相应的性能水平,不同题目的知识要求可能是不同的,但可以有相同的性能水平要求,所以性能水平是题目的又一属性。而题目总是有一定的作答形式要求,所以作答反应是题目的第三个属性。明确题目的这三个属性,对于为作业选择符合要求的题目则是十分必要的。
四、创建了关联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的“一图三表”模式
为了将课堂教学设计和相应的作业设计协调起来,该书创建了作业设计的“一图三表”模式。“一图三表”包括知识先决关系图、知识表、教学目标表和作业方案表。“一图三表”模式为设计出与教学目标匹配的作业提供了一种可执行的模式,运用这种模式设计出来的作业将为进行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认知诊断提供较充分的信息。
五、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三类题组——变式型题组、阶梯型题组和综合型题组
该书从物理学科的思维特点和教与学的实际问题以及评价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高中物理的三类题组及其教学功能,认为当将能够形成结构的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时,这些题目共同起到的作用,是单个题目所无法企及的,这样的几个题目的组合称为题组。
总之,本书为高中物理教师在实施教学中的作业环节方面提供了必需的教师PCK知识,特别是书中的作业设计方法和提供的作业设计案例具有弥足珍贵的学习价值,对于物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量体裁衣”式的作业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样可以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真正有效地提高我国当前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 胡柄元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教授 冯杰
2015年12月